LED路燈的使用在現在普及率非常高,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需要進一步的技術改進,LED路燈廠家下面對各方面進行分析建議。
1.LED路燈存在透霧性改進
一般誤以為,LED路燈存在透霧性差的問題,且很難解決斑馬線、更刺眼、光衰大的問題。實際上,圖2為4000K LED路燈的照明效果,以及3000K的LED路燈與高壓鈉燈的對比。在配光控制合適時,行車方向,余光看上去,LED路燈既不刺眼,眩光也地面均勻。
此外從光衰的角度,要注意區分偽光衰。通過一些LED路燈測試項目的數據顯示顯示,不擦拭燈具,偽光衰嚴重。燈具室內老化光衰比透鏡污濁產生“光衰”小,如圖5。
2.有些LED路燈無照明設計要求、簡單套用“CJJ45”或無安裝條件改進
以雙向六車道、瀝青路面、主干道,機動車道為例,原鈉燈功率250W。如亮度初始值2cd/m2, 則需190W的LED路燈替換。如亮度初始值3cd/m2 則需285W的LED路燈替換。因此,合適選擇亮度設計值很重要。
對于照明設計方而言,需要燈具排列布置、距離、高度、仰角、突出、懸臂等計算參數,以方便進行照明設計,但在實踐中,很多用戶都沒有提供這些參數。另外,LED路燈安裝仰角加大不舒適眩光效應更明顯,亮度值變化不大,亮度總與縱向均勻度提高,因此,仰角的變化帶來均勻度與眩光變化,且成反比。
3.基于燈具“功率”指標來配置照明工程改進
LED路燈應用中存在基于燈具“功率”指標來配置照明工程的問題,但是對LED燈具與鈉燈的整燈效能及利用率把握不準,容易致使出射光通量不夠或地面過亮,如圖7。這是由于我們需要的是地面亮度,并基于地面材質特性,得到地面照度,依據照亮范圍,得到所需光通量,并基于利用率與維護系數、燈具布置情況,反推燈具光通量,獲得確定光通量后,基于燈具效能推算得到功率,如直接采用功率,則以上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皆會影響到功率的選擇合適性。
4.照明設計無Lav, U0,UL,TI,SR,I80等安全與效果指標要求評價道路照明,有安全與照明效果指標,Lav為影響行車安全、通行能力指標;U0為影響行車安全、通行能力指標;UL為影響行車安全指標;TI為影響行車安全指標;SR為影響行車舒適指標;I80為影響行車舒適指標。需要注意的是,亮度是與光通量/地面反射系數/觀察角度/投影面大小及等有關。照度是單位面積內接受光通量,與人眼需要的光無xx對應關系。駕駛員一般注視60~160米遠處路面,看到是反射至人眼的亮度。照度指標無法替代亮度指標。照度與亮度間換算亮度系數q沿行車向分布非線性,照度越均勻,亮度不一定越均勻。
因此,UE無法替代UL。從基于照度與亮度配光照明的效果來看,以“基于照度高均勻度”為依據配光,實測UL 小于0.7,地面會有明顯斑馬線;以“基于亮度高總均勻度”為依據配光,實測UL大于0.7。同一Ul下鈉燈與LED配光照明效果對比來看,鈉燈燈罩配光特點決定了雜散光較多,LED更加精準的截光效果使得雜散光較少。雜散光可以填補暗區一定的亮度不足或使得亮度變化不在劇烈。光衰后的鈉燈光源顏色比起白光LED,更接近瀝青路面,顏色對比性鈉燈更低,對于亮暗的辨識能力,鈉燈環境下更低,因此同一Ul下鈉燈與LED光源,后者更易產生斑馬線。此外,研究發現,TI10%極易超出, TI20%未失能眩光,如不控制也可能出現失能趨勢或加大“失能”程度。I80大于200cd/m2,加之燈具發光面積小(如cob類LED路燈),極易出現不舒適眩光現象
5.無“切實可操作”或“科學”的燈具壽命改進目前LED路燈如設計不當,或會存在著線纜/接插端子/快插頭等質量差不防水、燈具表面材料抗腐蝕差、Pc透鏡紫外線抵抗差、 無或不合適的浪涌保護器、部分劣質控制裝置等問題。實際上,LED路燈有L70壽命要求,測試中心提供的燈具點亮6000小時及以上的光通維持率報告,采用能源之星定義的6000小時95.8%及10000小時91.8%光通維持率保證時壽命50000小時(光衰30%)的方法進行壽命判斷。L70壽命判斷要提供LM-80報告,結溫檢測報告,驅動電流大小。LED模塊安裝在燈具中正常工作時所測得的tp溫度,加上實際道路環境溫度與測試tp溫度時的環境溫度之差,不應超過與其標稱壽命所對應的tpmax(實際工作電流不應高于壽命測試電流)。
6.芯片皆信賴國外品牌、電源基本要求幾家品牌目前在很多工程招標中,要求LED路燈芯片采用國外品牌,國產芯片基本沒有機會。實際上,從LM80報告及實際應用來看,有些品牌的國產芯片還是不錯的。有條件的可以支持國產芯片。另外,COB路燈用國產芯片光效不低于國際主流芯片,其他指標接近。
7.希望燈具便于維修,但基本上無統一的“接口”規定燈具結構接口不統一帶來維護困難與成本高,加之目前LED路燈照明效果差的比例較大,導致業主無信心應用。燈具損壞后需要更換整燈,庫存數量以及成本大幅上升。從接口的角度,涉及模組機械/電氣/光度熱接口,電源機械/電氣/調光接口,智能控制機械與通訊接口等建議。